关闭

举报

  • 提交
    首页 > 通知公告 > 正文
    购物车
    0

    不让一个贫困群众因病在脱贫路上掉队

    信息发布者:自由飞
    2017-09-27 19:11:48   转载
    不让一个贫困群众因病在脱贫路上掉队——于都县开展健康扶贫的探索与实践

        于都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近年来,该县始终把健康扶贫作为脱贫攻坚的关键一环,充分利用国家卫计委对口支援政策机遇,围绕“贫困县、贫困村、贫困户”抓健康扶贫,不断提升基础医疗能力、健康卫生水平和全面健康意识,努力做到不让一个贫困群众因病在脱贫路上掉队。

        着力提升“贫困县”医疗卫生服务水平

        抓基础设施建设“扩容量”。于都县坚持“小财政”办“大医疗”,坚决确保并逐年增加医疗卫生支出,打造涵盖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网络。一是提升县级医院医疗服务。深入推进人民医院新区、第二人民医、县中医院、县妇保院、卫生监督所(含急救中心)院等项目建设,提升县级医院医疗服务水平。二是加快乡镇卫生院标准化建设。2015年,全县乡镇卫生院完工11个项目,完工并投入使用建筑面积约10000平方米。2016年,该县乡镇卫生院投入使用建筑面积2600平方米;已开工在建项目7个,建筑面积27700平方米。三是加快村级卫生计生服务室建设。在该县357个村规划设置316个公有产权村级卫生计生服务室,实行乡镇卫生院和村级卫生计生服务室一体化运营管理,2016年率先完成123个贫困村的产权村卫生计生服务室建设,2017年将实现全覆盖。

        抓人才学科建设“提质量”。将人才学科建设作为提升医疗卫生服务水平的重要途径。一是多层次优化环境,让人才“愿意来”。积极探索适合于都县实际的人才招引新方式,实行医学类二本以上(含二本)高等医学院校毕业生直接签约入编政策,于都籍45周岁以下、中级职称以上的特殊高层次人才直接签约入编,对引进的高层次人才给予安家补贴、生活补贴等优惠政策,设立“于都县杰出卫生人才贡献奖”用于表彰奖励学科带头人和优秀医务工作者等方式,引进了一大批优秀人才。鼓励医学本科生到基层医疗机构就业,县财政分年全额返还其在大学期间的学费。二是多途径教育培养,让人才“多起来”。充分发挥国家卫生计生委为于都县量身定做的《于都县卫生计生人才综合培养试点方案》政策效应,加强与北大人民医院、湖南湘雅医院、华西医院等委属医院的沟通联系,选派业务骨干、管理人员前往培训。2013年至2015年,选送28名业务技术骨干参加西部卫生人才培训班,安排424名卫技人员分批次到上级医疗机构进修培训。加大定向医学生的培养力度。国家卫生计生委每年安排于都50名至90名定向医学生名额,与江西中医药大学、赣南医学院、井冈山大学等医学院校签订长期的免费培养协议。2011年至2015年,共培养定向医学生156名。三是新思维动态管理,让人才“留下来”。按照“以人口定床位,以床位定岗位,以岗位定编制”的原则,制定实施了具有地方特色的《于都县县级公立医院人员编制管理办法》,用五年时间分三次增编962个,实行编制备案制,进行动态化管理,以达“稳人心、留人才”之目的。同时,表彰奖励表现突出的医疗人员,对边远乡镇900余名卫生计生人员发放了每人每月300元的阳光补助。四是创新学科建设模式,让学科“强起来”。与北大人民医院、北京肛肠医院等知名医院开展深层次合作,采取“点对点、一对一、手把手”的传帮带模式,学科建设和服务能力得到明显提升。目前于都县已能够独立开展心血管介入、人工膝关节置换术等手术,县内就诊率提高到90%以上。

        抓信息技术建设“优服务”。牢固树立“互联网+”思维,做好“互联网+医疗”文章,与北大人民医院建立远程诊疗系统,首都医科大学建立远程X光判读系统,覆盖到所有乡镇卫生院,依托区域卫生信息化数据中心,整合了所有乡镇卫生院门诊、住院、医疗收入、电子健康档案等数据,县级人口健康信息平台互联互通初见成效,开通掌上医院平台趣医网,实行诊疗“一卡通”服务,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全国优质医疗资源。

        着力提升“贫困村”整体健康卫生水平

        以被列为全国健康促进项目示范县为契机,于都县秉承“治未病”理念,积极开展健康促进活动,普及健康知识,提升民众健康素养。

        扩投入优环境。在全市率先开展贫困村整村推进工作,通过拆除空心房、清理生活垃圾、聘请保洁员等方式,优化农村生活环境。县财政连续投入资金3亿多元,建设了体育中心,健康步道4条、健康主题公园1个,健康主题广场5个,新建健康廊阁1个,打造健康知识长廊2个,1条10公里的骑行道正在建设当中,县人民医院、县实验小学分别获江西省首个健康促进医院(学校)称号。

        抓推广强保健。加强贫困乡村妇幼健康工作,开展乡村义诊巡回服务活动,实施农村妇女免费“两癌”筛查和孕前优生检查,向农村居民送医、送知识、送健康。深入推进留守孩关爱工程,关注农村留守妇女、留守儿童、留守老人等特殊群体心理健康。对贫困人群开展“一对一”健康服务,普及卫生常识,改变生活陋习,营造支持控烟履约的社会舆论氛围,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促进活动,拓宽健康教育宣传形式,打造健康促进“于都名片”。

        强宣传浓氛围。利用电视台、手机报、“健康于都”微信公众号等媒体,充分发挥城区公交站台、广告灯箱、广场电子屏幕等媒介作用进行广泛宣传,让健康常识、健康理念深入人心。全县成人吸烟率下降3%;慢性病住院率下降8%,贫困户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率下降6%,低于全省平均水平。

        着力提升“贫困户”医疗卫生保障水平

        于都县致力构筑新农合补偿、大病保险补偿、商业补充保险、民政医疗救助、健康暖心扶贫基金救助“五道保障线”。一是新农合基本保障。贫困对象每年由政府出资为其购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贫困对象在县内定点医疗机构住院的,实行先住院后付费,可报费用不设起付线,直接按补偿标准进行补偿。二是新农合大病保险特殊政策。每年由新农合基金出资为全县农村建档立卡贫困户购买新农合大病保险,参合的贫困对象在新农合大病保险补偿时,享受起付线(非农村建档立卡贫困户1.5万元)下降50%,每档补偿比例提高10个百分点的特殊政策。三是农村贫困人口疾病医疗商业补充保险。每年由政府出资为全县农村建档立卡贫困户购买农村贫困人口疾病医疗商业补充保险,补充保险按照目录内90%,目录外75%予以报销。四是民政城乡医疗救助。对补偿的剩余可报费用,按照农村建档立卡贫困户中一般贫困户补偿50%,低保贫困户补偿50%至70%,五保贫困户补偿100%的标准予以救助。五是健康暖心救助。对补偿后剩余个人自付费用的20%给予救助,新农合补偿范围内的门诊慢性病按照剩余个人自付费用的20%给予救助。贫困户看病就医经过健康扶贫“五道保障线”后,切实提高了医疗保障水平,减轻了就医经济负担,提升了健康“获得感”。在构筑“五道保障线”的同时,大力简化报账流程,在县行政服务中心设立“农村贫困人口医疗费用报账一站式服务窗口”,在每个乡镇设立“六站一中心”,为贫困群众看病报销提供“一站式”服务。


    打赏捐赠
    0
    !我要举报这篇文章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村网通立场。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